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医药临床杂志》 > 2011年第20期 > 正文
编号:12129401
中西药联合施用治疗肝硬化腹水60例疗效分析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1年10月15日 张勇 耿云涛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(1202KB,1页)。

     【关键词】 中西医结合;复方甘草酸苷;肝硬化腹水

    我院于2008-201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60例,取得较好疗效,现总结如下。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 病例选择

    按2008年《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》诊断标准,并经过肝功能及B超检查证实,选择同期我院住院患者100例,年龄均小于60岁,病程不超过20年,无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。采用随机分组,治疗组60例,对照组40例,进行临床治疗对比观察。治疗组男30例,女30例,年龄24-58岁,平均47岁,平均病程10年;对照组男15例,女25例,年龄28-59岁,平均48岁,平均病程12年。两组患者性别、年龄、病程、病情、发病次数及腹水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。

    1.2 治疗方法

    两组均给予静脉输注10%或5%糖水加门冬氨酸钾镁、复方丹参、还原型谷胱甘肽等, 口服螺内酯及双氢克脲噻片,白蛋白低于30g/L者,每周给予10%白蛋白2次,每次50ml。对照组加用甘草酸二铵150mg(甘利欣,江苏正大天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),每日1次加液体静脉滴注,2周后改为口服,每日3次,每次150mg。治疗组加用复方甘草酸苷(龙迪泰,南海海灵药业有限公司生产)80mg,每日1次加液体静脉滴注,2周后改为口服,每日3次,每次50mg;再加中药方(在辨证的基础上): 丹参、黄芪、赤芍各40g;阿胶(另炖)、大黄、枳实、别甲、牵牛子、菜菔子、各10g; 泽泻、茵陈、茯苓、猪苓、各20g,胆草15g,每日1剂,煎取约500m,l分3次温服,泻甚者酌减牵牛子、大黄用量。两组均在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(采用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的方式)。

    1.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,腹水消退时间,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。

    1.4 疗效判定标准

    ①显效:临床症状消失,B超示腹水消失,肝功能及白蛋白恢复正常;②有效:主要症状消失,B超示腹水大部分消失,肝功能恢复正常或有所改善,白蛋白有不同程度提高;③无效:症状、腹水、肝功能、白蛋白无明显变化。

    1.5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治疗组显效率为60.0%(36/60),有效率为30.0%(18/60),总有效率为90.0%(54/60);对照

    组显效率为30.0%(12/40),有效率为40.0%(16/40),总有效率为70.0%(28/40),两组总有效率比较,差异有显著性意义(P<0.05)。治疗组患者腹水消退天数为5-31(18±4)d,对照组为7- 42(28±6)d,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(P<0.05)。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见表1。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改善情况见表2。用药过程中,对照组1例出现轻度高血压,停药后自行缓解。治疗组服用中药汤剂过程中有胃肠道症状,通过药物的调整均改善和耐受。

    表1 两组患者症状、体征改善情况比较n(%)

    组别n纳差乏力腹胀尿少双下肢浮肿

    治疗组6048(80.0)48(80.0)54(90.0)57(95.0)57(95.0)

    对照组4028(70.0)28(70.0)28(70.0)30(75.0)36(90.0)

    与对照组比较,P<0.05

    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复常率比较n(%)

    组别nALTTB ILALBA/G

    治疗组6048(80.0)48(80.0)42(70.0)42(70.0)

    对照组4024(60.0)28(70.0)24(60.0)24(60.0)

    与对照组比较,P<0.05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甘草酸二铵在我国曾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肝病,能快速降低谷丙转氨酶,但很多病例出现谷丙转氨酶反跳现象,远期效果不理想,目前已逐渐被复方甘草酸苷替代。复方甘草酸苷的最主要活性成分甘草酸在体内经β-葡萄糖醛酸酶作用,代谢掉2个分子的葡萄糖醛酸而成为甘草次酸,甘草次酸通过选择性地抑制产生炎性介质的代谢酶活性,炎性介质(前列腺素、白三烯等)无法产生,使变形肝细胞恢复,未受损伤的肝细胞得到保护,促进肝细胞再生。甘草次酸对肝脏内的类固醇激素代谢酶有强亲和力,从而减缓了类固醇的代谢速度,发挥其类固醇样作用。同时具有免疫细胞活化调节作用,增强胸腺外淋巴细胞分化,诱发干扰素发挥作用,抑制病毒增加,灭活病毒。

    中医理论中肝硬化腹水由肝、脾、肾三脏功能失调,气滞、血淤、水饮互结于腹中,治以重用黄芪、丹参、赤芍配牵牛子、大黄补气活血祛瘀,茯苓、猪苓、泽泻、茵陈、胆草利水健脾祛湿,清热退黄。菜菔子、枳实破气消积, 气行则血行、水行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(1202KB,1页)